新闻中心

海外需求复苏,金属板块全面走强,外国金属

2025-09-25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全球需求回暖信号明确,金属市场迎来价值重估

1.1经济复苏周期启动,金属成"硬通货"

2023年二季度以来,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连续5个月站上荣枯线,美国ISM制造业指数回升至53.4,欧元区PMI同步反弹至49.3。在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《全球工业周期展望》中,分析师特别强调:"金属库存周期已进入主动补库阶段,LME铜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42%,铝库存创下2001年以来新低。

"

这种结构性短缺在新能源领域尤为突出。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%,带动动力电池所需镍、钴、锂需求激增。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的产能爬坡,直接拉动欧洲电解铜月度采购量增加12万吨。

1.2基建浪潮重塑供需格局

拜登政府1.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进入实施高峰期,仅电网改造项目就需1200万吨铜材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印度启动的"国家物流走廊计划"规划采购钢材超8000万吨,这相当于全球粗钢年产量的4%。

在东南亚,越南、印尼的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潮推动铝材进口量同比激增68%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测算,2023-2025年全球基建投资将产生2700万吨的铜需求增量,这相当于当前全球年产量的12%。

1.3供应链重构催生战略机遇

全球矿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宣布将投资380亿美元开发新矿脉,刚果(金)的钴矿出口配额制度推动价格单月上涨15%。中国五矿集团在秘鲁的LasBambas铜矿二期投产,预计年增产能40万吨。

期货市场已提前反应:LME三个月期铜突破9800美元/吨,创16个月新高;沪铝主力合约站上20000元/吨关口。花旗银行金属分析师指出:"当前金属板块估值尚未完全反映供需缺口,特别是新能源赛道相关品种存在30%-50%的上涨空间。"

掘金金属牛市,把握三大核心赛道

2.1新能源金属:碳中和时代的"新石油"

锂资源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。全球最大锂生产商雅宝公司(Albemarle)将2025年碳酸锂需求预测上调至250万吨,较原估值提升40%。宁德时代在江西宜春的锂云母提锂项目,使当地锂电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。

2.2工业金属:传统产业的价值重塑

铜的金融属性与商品属性形成共振。全球前20大铜矿平均品位已从1%降至0.6%,开采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中枢上移。江西铜业通过收购FirstQuantum的赞比亚铜矿,实现资源储备量增长25%。

铝产业的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。中国宏桥集团在云南建设的水电铝一体化项目,吨铝碳排放下降75%,获得特斯拉、苹果等跨国企业的绿色供应链认证。俄铝开发的惰性阳极技术,使电解铝电耗降低15%,这项突破可能改写行业游戏规则。

2.3投资策略:多维布局把握周期红利

专业机构建议采用"核心+卫星"策略:将60%资金配置在铜、铝等基础金属,30%布局锂、钴等战略资源,剩余10%参与稀土等小品种波段操作。需要警惕的是,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带来短期波动,但德意志银行模型显示,金属板块对利率敏感度已从0.8降至0.4,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