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大宗商品盘面分化,黑色系领涨有色承压,大宗商品黑色品种
黑色系商品强势突围:政策驱动与供需错配共振
7月以来,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特征。以铁矿石、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系商品持续走强,主力合约价格累计涨幅超15%,而铜、铝等有色金属则陷入震荡调整格局。这种"冰火两重天"的市场表现,折射出不同产业链的周期错位与政策传导差异。
基建投资加码点燃需求引擎
在国家"稳增长"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,基建投资呈现明显加速态势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3.4万亿元,其中超60%资金投向交通、水利等传统基建领域。某券商首席宏观分析师指出:"三季度基建项目进入施工旺季,螺纹钢表观消费量已连续三周维持在320万吨以上,较去年同期增长8.7%。
"这种需求端的强劲表现,直接推升了黑色系商品的市场预期。
环保限产重塑供给格局
"值得注意的是,主流矿山二季度产量报告显示,力拓、必和必拓发运量同比下滑4.2%,供给端扰动仍在持续。
成本传导机制显效
煤焦价格强势运行对黑色系形成成本支撑。受国际能源危机影响,焦煤主力合约年内涨幅达34%,焦炭价格跟涨形成连锁反应。某钢厂采购负责人透露:"目前吨钢生产成本中,焦炭占比已升至38%,较年初提高7个百分点。"这种成本推动型上涨,使得钢厂挺价意愿强烈,现货市场出现"价格倒挂"现象,进一步强化了期货市场的看涨预期。
有色板块承压震荡:全球衰退阴影下的价值重估
与黑色系的火热行情形成鲜明对比,有色金属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。LME铜价自6月高点已回撤12%,铝价更是创下年内新低。这种分化走势背后,是宏观经济周期转换与产业逻辑变迁的深刻映射。
全球衰退预期压制风险偏好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经济展望报告将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下调至2.7%,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持续位于荣枯线下方。某外资投行大宗商品主管表示:"铜博士作为经济晴雨表,当前价格走势反映出市场对需求端的担忧。"CFTC持仓数据显示,投机资金在COMEX铜期货的净多头寸已降至2020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,市场情绪明显转弱。
库存累积加剧供需矛盾
显性库存的持续攀升正在改变有色市场的供需平衡。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,电解铜库存较年初增长156%至12.8万吨,铝锭社会库存突破80万吨关口。某现货贸易商透露:"下游加工企业订单同比减少15-20%,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增量需求难以弥补传统消费缺口。
"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现货贴水持续扩大,压制期货价格反弹空间。
美元波动加剧定价重构
美联储激进加息背景下,美元指数维持高位震荡,对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形成持续压制。某对冲基金交易总监指出:"实际利率转正导致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弱化,资金正在重新评估有色金属的估值中枢。"值得注意的是,LME锌库存单周激增235%引发市场警觉,这种库存异动往往预示着更深层次的供需变化。
结构性机会孕育新动能
在整体承压的格局下,细分品种正显现差异化机会。新能源赛道持续火热带动碳酸锂价格再创新高,而镍期货因印尼出口政策调整出现剧烈波动。某私募基金经理分析:"当前市场更关注细分领域的边际变化,钴锂等战略小金属的配置价值正在提升。"这种结构性分化要求投资者具备更强的产业洞察能力。
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大宗商品的分化格局或延续至四季度。黑色系的强势需要警惕政策边际调整风险,而有色板块的估值修复则需等待宏观预期的实质性改善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把握产业周期节奏、关注期现价差变化、控制杠杆水平,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。



2025-09-22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