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全球资本加速布局能源赛道油价突破压力位释放看涨信号
全球资本暗流涌动能源赛道成避险新宠
2023年第三季度,国际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。彭博数据显示,全球能源类ETF资金净流入突破420亿美元,创下近十年单季度最高纪录。与此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未平仓合约激增37%,市场参与度达到2014年油价暴跌前夜水平。这波资金洪流背后,隐藏着全球投资者对能源资产价值重估的深层逻辑。
在地缘政治持续动荡的背景下,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的波动率已攀升至19.8%,而同期WTI原油期货的30日波动率稳定在12.3%。这种风险收益比的显著差异,促使桥水基金、贝莱德等机构投资者将能源大宗商品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从3.2%提升至7.8%。
"能源资产正展现出独特的抗通胀和避险双重属性,"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柯里指出,"当市场同时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和货币贬值压力时,油气资源的价值锚定作用愈发凸显。"
全球能源转型的复杂进程正在重塑投资逻辑。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保持年均15%的增速,但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化石能源投资缺口仍高达3700亿美元。这种结构性矛盾在资本市场形成独特机遇:道达尔、壳牌等能源巨头将38%的资本开支投向传统油气项目的通过碳捕捉技术投资获得每吨60美元的政府补贴,创造出"传统业务保现金流、新能源布局赚估值"的双重收益模式。
供需天平加速倾斜油价突破临界点
全球原油库存的异常波动正在改写价格运行轨迹。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9月报告显示,经合组织国家商业原油库存已降至28.1亿桶,较五年均值低出12.3%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海上浮仓存储量骤减至6800万桶,创2017年以来新低。这种库存结构的深度调整,使得WTI原油期货近远月价差扩大至4.2美元/桶,现货溢价程度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。
供给端的战略收缩与需求端的韧性形成强烈对冲。OPEC+在10月会议意外宣布将自愿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底,沙特更将百万桶/日的额外减产延续到12月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中国第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9.7%,印度柴油消费量突破历史峰值。花旗能源分析师莫尔斯测算,当前供需缺口已扩大至150万桶/日,若冬季取暖需求超预期,油价可能触发"阶梯式上涨"机制。
技术面与资金面的共振正在形成突破动能。WTI原油周线图上,价格在突破92美元关键阻力位后,MACD指标出现自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看涨背离。CFTC持仓报告显示,基金经理持有的原油净多头头寸增至58.2万手,对冲基金的多空比攀升至7:1。这种技术突破与资金共识的叠加,使得高盛将未来12个月油价预期上调至105美元/桶,摩根士丹利更预测若地缘风险升级,油价可能冲击120美元关口。



2025-09-19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