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供需格局改善,金属板块迎来反弹,金属铷市场需求
供给端深度重构金属市场迎来"瘦身革命"
2023年全球金属市场正在上演一场静默的供给侧革命。在碳中和浪潮与地缘政治的双重催化下,传统金属产能正经历历史性洗牌。国际铜业研究组织(ICSG)数据显示,全球铜矿产能增速已连续三年低于2%,创下近二十年最低水平。这种供给端的"瘦身运动",为金属价格筑起坚实底部。
1.1政策限产重塑供给格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金属生产国,其环保政策持续加码。2023年实施的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,到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需提高至24%以上。这直接导致云南、内蒙古等电解铝主产区减产规模超200万吨,相当于全球年供应量的3%。
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铝库存因此降至30年新低,仅能满足全球4.2天的消费量。
1.2能源革命倒逼产能出清欧洲能源危机引发连锁反应,德国Trimet铝业等多家百年企业被迫关停产能。CRU数据显示,欧洲精炼锌产能利用率已跌至63%,较疫情前下降22个百分点。这种结构性供给缺口难以短期弥补,高盛测算显示,仅欧洲锌市缺口就达35万吨,足够装满7000节火车皮。
1.3库存周期迎来历史性拐点全球金属库存正经历"去化加速度"。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58%,LME镍库存更创下2007年以来最低。这种"空中加油"式的库存消耗,使得市场对供给中断的敏感度急剧上升。2023年Q2智利铜矿罢工事件,直接导致沪铜单周暴涨9%,验证了市场的紧绷神经。
1.4资本开支不足埋下长期隐患麦肯锡研究报告揭示,全球矿业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已从2012年的25%降至2022年的12%。必和必拓最新财报显示,其铜矿开发预算较五年前缩水40%。这种投资饥渴症正在酝酿更大的供给危机——标普全球预测,到2035年铜需求缺口将达980万吨,相当于目前全球年产量的35%。
需求端多点开花新能源浪潮重塑价值逻辑
当供给端持续收紧时,需求端的新动能正在打开金属市场的想象空间。国际能源署(IEA)测算,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球金属需求增长6倍,这场绿色革命正在改写金属市场的价值坐标系。
2.1新能源车开启金属"二次生命"每辆电动汽车需要83公斤铜、12公斤镍、8公斤锂,这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金属消耗量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5%,带动动力电池用铜量同比增长47%。更惊人的是,宁德时代新型麒麟电池将锂用量提升13%,直接推升碳酸锂期货价格三个月反弹62%。
2.3基建狂潮注入强心剂美国1.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进入实施阶段,单月钢材采购量突破500万吨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"十四五"规划中地下管廊建设目标翻倍,预计带来1200万吨球墨铸铁需求。这种新旧基建的共振,使得螺纹钢期货持仓量创下历史新高,市场押注热情可见一斑。
2.4全球制造业周期触底回升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在2023年6月重回扩张区间,韩国出口数据连续三个月反弹,这些先行指标暗示工业金属需求回暖。特别是空调生产旺季叠加电网投资加速,推动电工圆钢现货价格单月跳涨15%。高盛在最新大宗商品展望中,将2024年铜价预期上调至12000美元/吨,较现价存在25%上涨空间。
这场供需格局的世纪之变,正在将金属板块推向资本市场的舞台中央。从铜博士的王者归来,到锂钴镍的能源新贵崛起,金属市场的价值重估才刚刚拉开序幕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读懂这场供给革命与需求变革的双重变奏,或许就能把握住周期轮回中的黄金机遇。



2025-09-19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