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主力资金加仓能源板块,市场人气回升,真正的主力进场加仓指标源码无未来
政策红利叠加行业拐点能源板块成资金"避风港"
2023年二季度以来,A股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分化特征。在新能源补贴政策延续、传统能源供给侧改革深化、国际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的多重因素驱动下,能源板块异军突起,成为主力资金重点布局方向。数据显示,近三个月能源ETF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,煤炭、石油、光伏等细分领域龙头股获机构增持比例平均达15%,市场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仓能源赛道。
政策组合拳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
国家发改委近期连发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》等重磅文件,明确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0%的目标。财政端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,技术端加快新型储能、氢能等关键技术攻关,市场端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。这套政策"组合拳"直接激活能源产业链价值重估,仅光伏行业年度装机量预计突破100GW,带动全产业链超5000亿投资规模。
传统能源迎来价值重估窗口期
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过渡阶段,传统能源企业展现出超预期的盈利韧性。中国神华半年报显示,煤炭长协价同比上涨12%,带动净利润增长23%;三桶油在油价维持80美元/桶高位的市场环境下,上游勘探开发业务毛利率提升至35%以上。更为关键的是,传统能源企业正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,中石油规划"十四五"期间新能源投资占比将提升至10%,这种"旧动能保底+新动能突破"的双轮驱动模式,成为吸引机构资金的重要砝码。
资金流向揭示主力布局逻辑
通过分析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二季报可以发现,能源板块配置比例已从去年底的4.8%提升至7.2%。其中,阳光电源、通威股份等光伏龙头获外资增持超50亿元,中国海油、兖矿能源等传统能源标的则成为险资重点加仓对象。这种"新旧能源并举"的配置策略,既把握了传统能源的估值修复机会,又提前卡位新能源的成长空间,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能源革命的深刻理解。
市场人气持续回暖能源主线引领结构性行情
随着能源板块的强势表现,市场人气呈现显著回暖迹象。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重回万亿规模,融资余额单周增加超200亿元,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提升。在这轮行情中,能源板块不仅扮演着市场"压舱石"的角色,更通过产业链传导效应,带动储能、特高压、新能源汽车等关联板块集体走强,形成具有持续性的投资主线。
三大指标印证市场情绪转折
板块轮动出现积极变化。此前超跌的新能源板块近一月涨幅达18%,显著跑赢大盘,说明资金开始从防御性配置转向成长性进攻。涨停板结构发生质变,每日涨停个股中能源相关概念股占比稳定在40%以上,且连板高度不断突破,显示资金做多意愿强烈。再者,期权市场波动率指数(VIX)从35高位回落至25以下,表明市场恐慌情绪得到有效缓解。
这些技术信号与资金流向形成共振,为行情延续提供有力支撑。
产业链传导催生投资新机遇
能源革命带来的投资机会正沿着产业链纵深发展。上游资源端,锂矿企业通过参股盐湖提锂项目实现估值重构;中游制造端,异质结电池、大尺寸硅片等技术迭代催生设备更新需求;下游应用端,虚拟电厂、智能微网等新型商业模式开始兑现业绩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能源数字化领域异军突起,能源物联网、智慧运维等细分赛道涌现出多家估值超百亿的独角兽企业,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配置选择。
把握能源主线的三大策略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参与能源行情需注意策略适配:
核心资产配置:优选具备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,如光伏硅料龙头、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商等,分享行业增长红利;主题机会捕捉:关注欧盟碳关税、国内绿证交易等政策催化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;风险对冲机制:利用能源ETF与科技板块的负相关性,构建平衡型投资组合。
专业机构预测,未来3-5年能源板块将维持10%以上的复合增长率,其中新能源细分领域增速有望突破20%。随着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和国内"双碳"战略深入推进,这场由主力资金引领、市场人气助推的能源革命,正在资本市场书写新的财富传奇。



2025-09-18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